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通过半个世纪的探索,总结出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把重复、分散、落后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组织起来,统一规划,重点发展一批专业化、高水平、大批量生产的汽车零部件骨千企业,以适应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98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推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走上“联合、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的发展道路,全国性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的联合与集团化,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集团)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最具代表性,而地区性汽车零部件小行业的联营集团公司则以长沙汽车电器联营集团最为典型。
一、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的建立
(一) 建立的时代背景 汽车零部件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被一些人认为是主机的配角,因此在规划建设、技改投资、计划安排、物资供应、资金使用、人才配备上始终都放在次要位置上,长期不被重视。零部件工业水平低,散、乱、差的局面从未得到综合治理,因而几十年来一直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原一机部饶斌部长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多次指出:“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集中一批人,尽快把汽车附配件水平搞上去”“要把分散、重复和小生产的附配件组织起来,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调整、改组。与此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促进附配件的产品换代和设备更新”……。在饶斌部长的关怀下,1978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总局成立了汽车零部件公司,专门负责规划和管理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引进等工作,为后来建立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积蓄了力量和打下了基础。
1982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后,按照公司党组的指示,决定把汽车零部件建设作为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来重点发展。为促进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发展和加强对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统一管理和统筹规划,根据中汽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饶斌的建议,1982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北京召开了筹建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座谈会,参加的单位有:有关省市机械厅(局)及汽车工业公司:一汽、二汽、北汽、济汽和有关汽车配件厂。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李刚、副总经理冯克、张兴业、顾问胡亮等到会并讲话。会议推荐了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经中汽公司批准,领导小组由11人组成中汽公司副总工程师刘金钺和原一机部汽车配件公司副经理孔繁生分别任正副组长。从1982年10月至12月期间,筹备小组采用“走下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与各省市有关主管部门、汽车联营公司进行反复磋商,取得各有关方面的支持。许多地方企业表示要积极参加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至此准备工作完成。
(二)组建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
1983年1月,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经国家经委批准正式成立。批文中指出:“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应搞好统一规划,按照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要求和专业化生产、经济合理的原则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产品,保证主机厂的配套和社会维修的需要,并争取多出口”。
1983年3月16日,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经机械工业部批准:刘金钺任公司董事长、孔繁生任公司经理。经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党组任命副经理为陈光祖、王恩鹏、李林。陆良为总工程师。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饶斌在成立大会上指出:组织附配件公司,就是要改变重主机轻附配件的历史;附配件要与主机同步发展,今后还要先行一步;主机更新换代急需新型附配件,要有紧迫感,择优联合、组织起来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当前各联营企业应当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厂。
第一批参加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的企业有31家:长沙汽车电器厂、武汉汽车配件厂、武汉汽车标准件厂、湖北汽车灯具厂、武汉汽车车身附件厂、湖北省蓄电池厂、南平汽车配件厂、芜湖仪表厂、济汽橡胶密封制品实险厂、济南汽车配件厂、杭州制动材料厂、上海汽车电器厂、上海交通电器厂、上海新成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第一汽车附件厂、上海延锋机模厂、上海汽车底盘厂、一汽附件分厂、一汽配件分厂、二汽化油器厂、二汽水箱厂、二汽仪表厂、重庆汽车配件制造厂、重庆红岩汽车弹簧厂、重庆油泵油嘴厂、辽阳汽车弹簧厂、北汽一附分厂、北汽二附分厂、北京市汽车灯厂、四平仪表厂。
联营公司中的企业是从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择优、自愿结合,采取紧密、半紧密联营,松散和交叉联营形式组成。1993年联营公司有职工38108人,工业总产值4090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9790万元,实现利润7173万元,上缴税收6195万元。
(三)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的任务
1.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从一个经济联合体,逐步向经济实体(集团)过渡,同时搞好多种形式的联合、联营,加强行业管理等有关工作。
2.对34类主要附配件,分期分批进行升级换代,相应组织23项技术引进和13个技术攻关项目。提高产品水平,为新车型上马服务。
3.加强规划调整工作,首先对18个主要汽车附配件专业生产厂进行技术改造,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
4.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和健全22个汽车配件专业产品的科研设计、测试基地及商品(包括出口)检测中心。
5.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6.为“七五”期间汽车新车型提供更多、更新型的,符合质量及性能要求的附配件。
(四)汽车附配件联营公司组建后的发展
为了转变观念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经饶斌董事长建议:中国汽车附配件工业联营公司,于1983年8月21日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该公司在“六五”期间规划了28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共投资10000万元左右,其中包括建立14家汽车零部件科研所的投资989万元到1985年底,公司31家成员厂已发展到有职工49208人,工业总产值8284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3476万元,实现利润17537万元。经一机部和中汽公司批准,先后在汽车附配件联营公司的企业中建立14家研究所: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南京火花塞研究所、北京汽车附件研究所、武汉汽车标准件研究所、武汉汽车活塞活塞环轴瓦研究所、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上海汽车灯具研究所、北京汽车齿轮研究所、重庆气动元件研究所、重庆红岩汽车悬挂研究所、芜湖汽车仪表研究所、杭州摩擦材料研究所、辽阳汽车钢板弹簧研究所和临清汽车举升装置研究所等。还有经过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和机械工业部农机局批准成立的保定蓄电池研究所和蚌埠滤清器研究所。这16家研究所的建立,使一批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有了研究开发机构和产品鉴定检测、试验场所,为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水平和档次奠定了基础。
为了做好引进车型和一汽、二汽改型汽年的配套工作,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于1984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布点起步工作会议,是汽车零部件行业中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中汽公司党组书记饶斌董事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汽车零部件工业现代化总目标要分两个阶段,前十年,即到1990年要生产出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汽车零部件,实现与汽车的同步发展……”。“七五”期间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其战略重点是建立第一套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用集结全行业力量的办法,搞好“第一套”企业的生产建设,做到集中资金、集中引进消化,集中改造、集中技术力量,集中测试手段、集中设计开发系列产品,为汽车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服务,为汽车工业进入九十年代的技术进步做好准备。他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指出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要性:“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要与主机同步发展”。
在这次会上,零部件公司还组织了57家企业与有关汽车集团签订了186项新产品配套布点协议,加上先期开发布点的179项,共有316项新产品为新车型配套。
公司历史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CAPAC)始成立于1983年,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CAPAC是国家汽车零部件集成服务的综合服务型骨干企业,历史悠久,在全球汽车行业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借中国汽车行业爆发增长之势,创新商业模式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
新闻资讯
业务板块
企业文化
拖欠线索举报电话:020-32385227
拖欠线索举报邮箱:caijingbu@sinomach-it.com
公司概况